top of page

學員分享 · 從翻譯到性別研究,放棄保研後的學術之路

  • 作家相片: YUZH EDU
    YUZH EDU
  • 2021年5月2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基本背景

Z同学

211外语本科 翻译学专业 88分


录取Offer

CUHK Gender Studies MA

UCL Gender, Society and Representation MA

Goldsmiths Gender, Media and Culture MA


大三那年暑假在焦虑中面临很多选择,本坚定准备保研或考研的我,在参加完一所学校的翻译夏令营之后也陷入了迷茫。我在本科的翻译学习和实践中,并没有获得相应的热情,而仅有的翻译知识也不足以提供足够的勇气去跨考。那个暑假我强迫着自己将所有的选项都拎出来比对思考,也在这个过程中意识到,攻读研究生对我而言真正意味着什么。比起“读研”这个泛指的概念可以带来什么好处,我首先应当考虑的是如果打算继续读书的话,应该“读什么研”,才能够顶住研究生阶段更大的科研和学习压力。与家人和朋友沟通并且自己反复思考后,最终决定申请学校更换专业,并且在好友的推荐下选择了有智。

很奇妙的是,与其说我是在坚定转专业的决心后申请学校,不如说是在老师们的帮助下一点一点明晰了我所期待和向往的研究方向。最初两个大致的申请方向为翻译与跨文化传播和性别研究。前者是将我的所学知识与较为感兴趣的跨文化传播课题联系起来,而后者则是在台湾交换期间所得到的启发。大三上学期赴台湾交换时我选修了女性文学这一课程,每周的阅读材料也不再是负担。通过阅读相关的女性文学作品,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自己与文学形象的情感连接,以及从阅读中收获的体悟。同学之间畅快的交流也使我感受到,不同文化氛围中看待同一事物的角度竟可以如此不同,却又从另一个维度上相通。此外,之前在泰国的支教经历也使我体会到东亚国家在教育上的性别差异。午休时分,女学生们常拉着我到图书馆为她们读英文书或者教学英文,因为回家后她们可能需要承担更多的家务活动。种种经历都让我对性别研究方向渴望进一步的系统化学习,从而不仅仅局限于情感上的连接,而是为女性提供更加专业切实的帮助。


明确了这两个方向后,老师们为我列出选校名单,并且多次电话沟通比较介绍学校各自的优异之处。之后便开始梳理相关经历着手写ps和cv。而正是在梳理和写作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于性别研究方向有着更加浓厚的表达欲以及热情,因此与老师沟通后将申请方向着重转移到性别研究。在整个阶段我的指导老师主要是Skinner, 而在写作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依然难以从更加学术的角度探讨我对于当下性别议题的思考。于是Skinner耐心地在修改中提出自己的建议,例如通过比对中西平权运动的不同,从本人较为擅长的语言角度分析疫情期间“安心裤”相关新闻在措辞上的性别意识,以及如何结合各个学校的性别研究重点来完成本人感兴趣的课题等方面,来表达我在性别研究上的学术理解。这些的建议不仅令文书增色不少,也让我从中学习到很多性别研究的理论和发展轨迹。


在网申的过程中,因为一些细微的问题我时常与老师们沟通。虽然很抱歉一直打扰老师,但老师耐心、及时、准确地回复大大减少了我申请阶段的很多顾虑。除去帮我解决专业上的问题,老师也帮我缓解了很多情绪上的压力。在莫名焦虑的时候会冒出很多没有营养的问题,比如“今年申请这么激烈会不会一个offer都拿不到”,或者“我又看到新闻今年英国申请人数创新高怎么怎么办…”这种时候我当然不是在无理要求老师提供数据上的结论,可能我只是想从老师们这里得到一些安慰和信任,而老师们依然会很耐心和我梳理现有的条件足以满足申请的需要。所以无论从专业能力还是性格气质上,工作室的老师都让我感到申请的过程是踏实的、实实在在的。


从个人的申请经历中来看,我认为前期的专业选择、择校以及经历梳理是最为重要的,而后面的每个过程更像是水到渠成。如果有志在研究生阶段出国留学,还是需要仔细考虑,如何能够在比国内更为精简的时间段内,通过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将学业压力适度转化,收获更加丰富的学习生活。


Comments


  • WeChat-White-Logo.wine
  • PikPng.com_scorpions-logo-png_3862531
  • Facebook
  • 白色的Instagram圖標

​Hong Kong.

香港有智教育諮詢有限公司 HONGKONG YUZH EDUCATION CONSULTING CO., LIMITED​

Easey Commercial Building Wan Chai, Hong Kong Island 253-261, Hennessy Road

852-260-675-62

hi@yuzhedu.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