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學員分享 · 從語言到國關,我如何找到我的熱情與興趣

  • 作家相片: YUZH EDU
    YUZH EDU
  • 2021年5月2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基本背景

C同学

双非一本 英语专业 90分


录取Offer

KCL MA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Durham MA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Glasgow MSc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irmingham MA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heffield MA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ristol MSc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Leeds MA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从语言到国关,我为什么转专业?

高中时,因为读了齐邦媛先生的自传《巨流河》,那时候很向往上个世纪知识分子那样的外语学习范式,于是在高考填志愿时,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外语专业。


然而,就我自己所在的院系而言,外语学习似乎与“文化”不太有关联,几乎所有的核心专业课程都在强调“技能”,同样的语法知识从大一到大四被老师强调了一遍又一遍,课程内容也大致上与高中的英语课没有区别……以至于我一边对没能学习到自己渴望的内容而苦闷,一边在学习技能上也没那么上心。但又因为很早就计划好未来要么保研要么留学,所以也不能彻底抛开专业成绩不管,只好硬着头皮完成了很多在当时的我看来意义不是很大的学习任务。


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自己作为一名ENTP话痨英专生,在本专业学习过程中最喜欢的内容就是做presentation。喜欢做pre并不是因为pre本身有什么特别之处,而是在我看来,这可能是英专唯一不那么强调“技能”的事情。大学四年,我和我的teammates做过的pre话题非常广,每一次准备pre时我们总会经历漫长的头脑风暴与思辨过程,也会为此努力地挖掘出每一个议题下的深层原因,对于我来说这非常有挑战性但也非常具有收获感与幸福感的。正是基于这一感受,我意识到,语言类的专业兴许更加注重“如何表达事物”,而我自己却对于“表达了什么事物”更感兴趣。因此,我决定转专业。因为不打算考研,决定了转专业基本上也就确定了放弃保研、出国留学。


一开始,我尚未决定具体的转专业方向,粗略地提出了传媒、国际关系或社会学三个方向之一,在和Skinner以及Ryan沟通之后,我发现自己对这三个方向存在一些误解,于是又找到了一些就读于这三个专业的朋友进行沟通,也参考了很多我的老师、朋友给我的意见,综合考虑下来,我觉得国际关系作为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学习的内容是人文社科里综合性比较高的,而对于我而言,能够广博地学习是最重要也最能够带来满足感的事情。在读了一些专业书籍,也上了一些课程之后,我更加确定了自己对于这门专业的热情,最终确定了转专业学国际关系。

如何找到感兴趣的方向?

前面提到,我是在pre中认识到自己不太适合英语专业的,但选择跨专业到国际关系,并不单单出于这一个原因。


我在大二时加入了一个学生组织,这个学生组织的日常工作是辅助学校管理层制定政策,为学校建设建言献策。这一经历让我亲身参与了一个政策的提出、制定到落实的过程,或者可以说瞥见了政治在高校中的一个微观缩影。而在此前,我只是一个喜欢看国际新闻的吃瓜群众,对政治学研究也没有太大的兴趣,是这一段两年的工作经历让我对国际关系研究产生了兴趣。


我觉得对于转专业的朋友来说,除了在知乎上搜索“就读xx专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以外,去实践是一个非常直接就能确定自己想学什么的途径。我曾经也纠结过到底要学国关还是传媒,所以大三升大四的暑假去了一家报社实习,体验了一把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工作,我发现新闻这个行业并不太吸引我,吸引我的反而是实习期间我参加的很多政府部门会议。所以,不管是实习也好,还是选修几门别的专业的课程也好,或是看一些其他领域的书也好,自己的亲身体验可能会比知乎上他人的就读体验来得更靠谱一些,是一个找到兴趣点的好方法。


总结

大概是一两年前,我看到了真真的微博,了解到了YUZH,那时候只是随手咨询了一下,并不觉得自己真的会有留学的计划。但是也很神奇,到了大四,真的计划要留学的时候,第一个想起的也是有智,后面签约、定校、写文书、申请、拿offer就很顺理成章一气呵成啦。直到了解了身边计划留学的同学因为中介不回消息、中介拖欠文书不还(?)以及各种各样的原因跟中介大战n回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原来选择中介是一件这么需要慎重的事情。


所以非常非常感谢真真、Skinner、Ryan、杨茜姐姐、Lena姐姐还有可能我落下了但是一样很感谢的有智的每一位小伙伴哈哈哈哈。特别要感谢真真!加申新加坡期间帮我改了好多好多次我的WS,也说明了很多我需要努力的地方。作为转专业读研的本科生,我还有很多很多不足,有了大家的鼓励我才能鼓起勇气尽力去试一试。


申请季最喜欢的一句话是“有希望,可以一试”,也希望正在计划留学的大家能拥有更多的“有希望,可以一试”的时刻。


Comentarios


  • WeChat-White-Logo.wine
  • PikPng.com_scorpions-logo-png_3862531
  • Facebook
  • 白色的Instagram圖標

​Hong Kong.

香港有智教育諮詢有限公司 HONGKONG YUZH EDUCATION CONSULTING CO., LIMITED​

Easey Commercial Building Wan Chai, Hong Kong Island 253-261, Hennessy Road

852-260-675-62

hi@yuzhedu.com

bottom of page